初创企业吃透这8种融资方式,何惧资本寒冬?
导读:目前双创政策红火神州大地,新经济浪潮不断刷新生活方式,而在这大的宏观经济形势下,中国创投界一方面双创政策逐步落地,全民创新、大众创业风起云涌;另一方面资本寒冬,估值与投资节奏大幅下挫和放缓。夹杂在冰与火之间的创业者们,虽矢志不改,但却步履蹒跚。
在之前发布了关于创新创业和股权融资的一系列文章后,收到了很多创业读者的来信和来电,希望笔者就初创企业的资本规划做一下更详尽的阐述,而参加线上评审 2015年 全国大学校友创新创业大赛和接待来自长春一项目企业的来访后,更触动了我深层次的思考。
在 线上评审项目的过程中,一开始笔者看到非沿海和非一线城市的大量雷同项目(打车、电商、特产电商、校园兼职 / 电商 / 分期、机器人、无人机等等)时,非常不以为然,因为多年的创投习惯,很容易从项目所选的行业、起步城市、创始团队、竞争优势、发展现状推导出这些企业的未 来:这些地区的互联网基础薄弱、消费者消费习惯惯性强大、创投环境不佳、互联网人才匮乏,将来的项目结果大多是被一线自上而下裹挟资本优势的同等项目,在 市场中击败或收购或根本熬不下去。
直到来自长春外卖项目的创始人来烟台公司拜访才深深触动了我,该外卖项目以中午上班族的盒饭外卖为市场切 入点,解决长春市大的外卖平台体验和服务很差,食品安全和卫生难以保障、跳单 / 拒单情况频繁等痛点,客单价 10 元,刚推广两个月已经占领了启动区域 50%以上的市场份额,实现了区域市场的突破。
一开始,创始人想自建中央厨房,构筑产销配服务一体的 线上线下 O2O 体系。这个项目的商业模式在北上广深杭和沿海城市都很难或得投资人的青睐,当然我也拒绝了,可是创始人锲而不舍的好学精神和事业的拼劲儿感动了我,所以经 常电话沟通一些商业模式、市场拓展、股权融资的问题。后来听取我的建议,调整为与大的星级酒店和餐饮连锁机构合作,毕竟自建线下体系的投资太大并且不利于 区域扩张。今年的餐饮市场哀鸿一片,外卖平台持续上扬的流量和优质客户,让这种业务合作的推进也更为顺畅。当然在推进市场进展的同时,创始人也努力推动融 资的步伐,可是因为当地创投环境的因素,一直难以找到合适的投资机构。创始人也咨询了当地的孵化机构,但每月6000 元的入孵费用却让企业望而却步,毕竟只是单纯的办公支持(还收租),没有后续的人力、融资、培训、创投对接等系统的支持。受邀去北京入驻孵化器也在咨询我 意见后放弃了,毕竟项目发现的市场机会、竞争优势、核心团队都在当地,很难复制或移植到北京。
在与我持续沟通的过程中,也是不断感慨融资之 难,但我在与其沟通政策支持和扶持、高校支持、股权众筹、战略投资人、事业合伙人等多样化融资渠道和方式时,创始人从一开始的茫然四顾到后来的掩面大喜, 还有如此多的融资方式和方法,也让我将这些感悟和思考分享给更多像他这样的创业者。
在这次创新创业大潮中,国家层面释放的改革红利,类似上 面的许多创业者都未曾深入发现和发掘。只是感受到目前社会涌动的创业热潮,但真金白银的政策落地却没有细细探寻,结合笔者参加的当地政府项目评审和项目路 演,以及自身创投经历和项目经验,在此以作分享。初创企业除却自己积累或家人支持、贷款等其他方式之外,还有哪些新的融资路径和方法策略,来有效降低创业 企业的试错成本,拓展融资渠道和提高融资效率?
一、吃透国家、地区对创新企业的扶持和孵化政策,学会草船借箭,巧借政策东风(学生-学校-孵化器-政府等)
在 今年科技部举办的 2015 创新创业大赛过程中,笔者有幸担任了由潍坊市高新区管委会承办的山东赛区评委。赛事结束后,笔者又接到了组委会的邀约,让笔者参加当地的科技项目评审,历 年来这块基本由科技局干部、高校教授等领导构成,但组委会在成功承办创新创业大赛后,将原来的项目评审大作调整,每组的评委由三到四名创投机构代表、一个 高校教授、一个注册会计师构成,对创新项目和创新企业从最贴近创投的角度进行评审,创投机构的代表也提前就投资行业、阶段等做好区分,完全市场化的操作。
在 这些过程中,笔者关注到国家正在大力支持和扶持的政策已慢慢在各地落地,尤其是对早期创新创业的大力支持和对传统企业转型企业的大力扶持。从公司注册流程 和费用的精简、税务的补贴、高级人才的补贴、高新技术的奖励和支持、校企合作的扶持、科研成果转化的支持都有不同程度的真金白银的奖励、补贴和政策支持, 而一些先行的高新区管委会则在这块领域更加大刀阔斧的支持。
高校目前在创新创业方面的突破也是一大亮点,有些高校不但设立了创客空间、孵化器、与创投联营了创业学院, 还将毕业好几年的校友资源也做了深入挖掘,回炉学校担任创业导师、天使投资人,同时对毕业几年内的学生创业国家还有相应的扶持政策。校企合作在经历过几年 的学生就业、奖学金后,国家就学校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也进一步敞开,终于进入了更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可以未来预期的是中国的高校也会像国外的高 校一样成立自己的投资基金、捐赠基金、FOF,在将来的创投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助推和孵化更多创新创意企业的诞生。
二、系统的融资规划
中 国目前正在推进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和金融领域的创新变革,推动着目前企业经营思路的升级,如今的企业经营和发展,一方面要经营好客户,经营好市场,产业为 本;另一方面,要经营好资本市场,学会融资投资、并购重组、市值管理,金融为器。在创始阶段企业就应树立产融结合、互相推动的资本策略,有系统、有节奏、 有计划的结合自身的业务发展来部署融资进程,匹配不同类型的资本机构:FA、天使投资人、VC、PE、PIPE、战略投资人等。在企业预期踏入资本市场即 启动股权融资的那一刻,建议企业提前规范(知识产权、员工社保、财务审计),一份审计的财务报表会让投资人刮目相看,加分不少。
三、优化商业模式,寻找事业合伙人
笔 者接触过一个案例很有意思,一家 App 移动开发服务商,在对接一圈投资机构无果后,开始将融资办法想到了合作伙伴身上,毕竟在与一些长期客户共舞的过程中,彼此知根知底。于是该企业在给一个传 统产业客户开发一个行业的垂直线上平台系统时,建议正在苦觅转型思路的这家企业将开发服务费再加一部分资金,参股该移动 App服务商。结果双方彼此大喜,一家解决了扩张中的资金渴求,一家解决了跨界问题。虽然后续两者在股权结构、公司运营、利益博弈等层面产生了龃龉和摩 擦,当然也是缺乏专业顾问或专业机构的资本辅导,但这种合作模式却给创新企业和传统企业彼此助力和融合提供了一种方式。
在笔者辅导孵化的一 家公司中,就运用这种方式对经销商和零售商做了系统整合,其依托线上和线下强大资源优势和系统优势,将零散的供应链系统通过参控股、联营、代理、品牌授权 等形式做了系统布局,企业规模和系统优势迅速聚集,资金和资源优势也得已协同共赢。目前整个新经济已将传统经济和业态迅速刷新和洗牌,新创企业要利用这次 转型,将传统经济的资金、资源等融入到新经济的体系内,成为彼此事业的合伙人。
四、联合创始人
以前的创业模式,创始人单打独斗,利用资源和机会优势,抢先一步,成就事业的成功,但随着新经济模式和人力资本的出现,新创企业都形成了目前天然的标配:联合创始人、期权池。
作 为初创企业的第一笔资金,应该来自于启动项目的联合创始人,当然以技术、工资等形式也是一种出资方式,但在维持企业基本市场运营的过程中,各个创始人应该 投上真金白银的一票。目前许多(新创)企业都设立了期权池和股权激励,通过设立有限合伙企业来集聚员工资金(注意政策红线),打造了利益和事业共同体平 台。
五、天使投资人
资本寒冬的到来,让整个创投圈温度一下子下降了很多,但其实对早期投 资人而言影响不大,毕竟后续的估值泡沫在后几轮,作为十不存一博弈高风险的天使投资人而言,早期项目并没有太多议价的空间和本钱,但今年下半年二级市场的 洗劫也让许多天使投资人财富大幅度缩水,但与之相对的是越来越庞大的天使投资个人和天使投资机构的大量涌现,尤其是许多富二代投资人的入场,让早期投资的 规模和人数以及金额都有了大幅度的扩容。新创企业有了更多早期资金的来源,当然对天使投资人也要加大识别和筛选,精选能助力企业后续融资,在战略、运营和 公司治理层面给予帮助的投资人,与之相对的,许多不专业的投资人也会给早期初创企业带来一些挫伤,创始人要加大自我防卫,详见笔者的《企业寻找 “壕” 投资人的自卫手册》。
六、战略投资者
一 些合作的传统产业集团,经过多年的积累,掌握目前更多的社会资源和优势,同样也面临着新经济的界面刷新,都在主动或被动的二次创业,寻找企业新的增长点。 在经历过体系内项目孵化后,大多认清现实,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基因很难在原有母体内孵化出来,所以参控股、收购就成为了必选。今年上半年红火一片的上市 公司,不管是参股或控股移动互联网公司,都给股价插上了互联网 + 的翅膀一路翻红,当然随着下半年资本市场的回落和大幅度调整,对其热情不在其对股价的互联网效应,更多的开始倾向于对原有产业的跨界改造和升级,而荷包的 缩水,也不在动辄收购,更多的采用参股和行业线上线下协同的方式来投资企业。所以,初创企业可以将战略投资者纳入投资人名单,通过 FA 牵线或业务合作,嫁接传统产业的基础和资源。
七、众筹模式
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大热风口 之一,目前的互联网众筹平台发展迅猛,涌现出解决创意实现、产品上市、店面扩张或股权融资等各种形式的众筹平台。原来传统产业的发展方式:投产建厂、招 人、招商、铺货、售后等研产销模式,在新经济浪潮的今天被彻底拉平。客户定制 / 参与设计、众创、众包、众筹成为新创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模式,新创企业拥有更多的渠道和平台去实现企业梦想。当然众多众筹平台在助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也存在 着一系列的问题,毕竟没有专业机构的尽调、投管实力,投资群体风险意识也参差不齐,如果企业选择了股权众筹等方式,在后续的融资过程中也要考虑股权结构的 优化和老股东的退出问题,以降低上市进程中的规范成本和风险。
在选择众筹平台时,创始人一定要优选靠谱、合法、投研投管背景、有退出渠道的平台,毕竟股权投资是一个非常专业、高风险高收益的行当,互联网平台虽可解决效率的问题,但无法解决企业战略和运营、公司治理、资源对接中的关键问题。
八、风险投资
风 险投资机构都有成熟的投管流程、投资团队、风控体系来系统筛选 / 投管项目,所以初创企业在对接风险投资机构时,一定要做足功夫,其实每家机构都有自己的投资偏好,在投资区域、投资阶段、投资行业、投资金额、投资标的 (团队;商业模式;数据等)等领域都有清晰、明确的规定,而接收项目计划书、筛选标准、初步接触、内部上会、尽职调查、投资谈判、投后管理也都有自己独属 的管理体系,如果创业者没有提前背书,通过网站、中间人、FA、媒体等渠道提前去了解这些,往往会出现频道不一致的地方,结果就是投资人很无奈,创业者很 失落。
其实就笔者看来,不赞同初创企业一开始就将目光和精力放到对接风险投资上,一是项目初始阶段,没有完全定型,商业模式、竞争壁垒、运 营数据都无法有效的支撑企业的估值和未来的价值预期,无法与机构就估值、对赌等达成一致;二是机构入场后给初创企业带来的业绩压力和规范压力让很多没有创 业经历和人生阅历的创业者难以适应和抗压。所以,最合适的阶段就是当企业渡过死亡之谷,业绩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合伙人和团队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后,启动与 风险投资机构的对接。
中国目前持续推进的政经结构深层调整和风起云涌的创投热情结合,吹响了再次深化改革的号角,极大地释放了中国经济的创 新创业活力,以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浪潮又将全球所有的经济体拉到了同一启动界面。新创企业要把握和踏准新经济浪潮的节奏,深入了解国家释放 的政策红利、资本市场改革、金融支持和扶持、高校创新创业政策、高新技术政策等,多多运用事业合伙人制、股权众筹、天使投资人、战略投资人、风险投资等多 样化融资渠道和方式,给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