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成众筹平台爆发危机 信息不透明难获认同
导读:众筹因为投资见效快、收益好、选择项目多受到了创业者的欢迎。但近日,业内人士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透露,“近半年来,全国开展众筹业务的280多家平台之中,有84家已经倒闭或者转型,去年一年仅有京北众筹一家股权众筹平台实现盈利。
众筹因为投资见效快、收益好、选择项目多受到了创业者的欢迎。但近日,业内人士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透露,“近半年来,全国开展众筹业务的280多家平台之中,有84家已经倒闭或者转型,去年一年仅有京北众筹一家股权众筹平台实现盈利。”与此同时,近期,大可乐的出局和小牛的“烂尾”项目亦让用户对众筹产生了怀疑。
众筹走偏,多是因为目前行业仍处于监管空白处,因此,完善相关的监管政策以及法律适用,保护好投资人的权益,成为当务之急。
众筹频现“烂尾”项目
众筹,一种做为创业者筹集资金的新方式,让追梦者有了实现梦想的机会,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据博鳌亚洲论坛发布的《互联网金融报告2016》显示,截至2015年10月底,全国运营众筹平台总数高达238家,同比增长99.3%,众筹市场成功筹资114.23亿元。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近日,大可乐的出局和小牛的“烂尾”项目,让有关众筹项目跳票、产品质量缺陷、失败跑路等问题的讨论甚嚣尘上。
2014年末,大可乐手机在京东众筹平台上线,投资者只要花千余元参与众筹项目,就可以免费获得一台高配置的大可乐 3手机,同时每一年还可以将旧手机更换成新手机。不到25分钟,该项目就已吸引1650万元的投资。但遗憾的是,今年3月份,大可乐手机创始人丁秀洪正式发博宣告大可乐手机的失败。无独有偶,曾吸金7200万元的小牛电动车也频遭诟病。去年11月,多位使用小牛电动车的用户因轮毂质量频出事故,今年3月,小牛CEO李一男因涉内幕交易获利700万罪在深圳受审。
事实上,众筹乱象频出。在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期间举行的“无所不包的众筹”分论坛上,与会嘉宾透露,“近半年来,全国开展众筹业务的280多家平台之中,有84家已经倒闭或者转型,去年一年仅有京北众筹一家股权众筹平台实现盈利。”众筹行业“鼻祖”美国Kickstarter 日前发布了去年的游戏行业众筹数据:整体成功率仅为30.3%,其风险可想而知。
信息披露制度欠成熟
大可乐的出局和小牛的“烂尾”将众筹推上了风口浪尖。众筹为何变成“众愁”?
其一,信息披露不透明。以大可乐与小牛电动车事件为例,《经济观察报》透露,大可乐3手机项目在2016年3月8日发布《关于暂停大可乐手机业务的公告》,但落款时间是2015年12月15日。在小牛电动车项目中,2015年底行内已传出李一男遭证监会调查的消息,但牛电科技对此予以否认,并称其“在美国养病”。直至近日,该消息才被证实。众筹项目信息披露不及时,导致投资者未能及时了解项目的进展程度,对投资做出调整。
其二,监管不力。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表示,“互联网金融的监管范围,目前只纳入股权众筹,尚未纳入产品众筹,这存在很大风险。”
其三,众筹失败各方责任不明。目前,众筹平台多强调自己作为居间方,仅为发起人与支持者之间的众筹提供平台网络空间、技术服务和支持等中介服务。这也导致了一旦众筹失败,没有与发起人方签订任何协议的用户维权将十分困难。
亟待行业定规立标
2015年9月,国务院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这被解读为是对大力推进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的系统性指导文件。政策利好将促进众筹行业发展。据世界银行报告预测,2025年全球众筹市场将达3000亿美元规模,中国市场将占500亿美元。众筹已到风口,企业该如何掘金呢?
首先,完善相关的监管政策以及法律适用,保护好投资人的权益。业内人士建议,监管部门一是提高众筹平台的准入门槛,考核平台的互联网风险防范技术、金融风险防范能力等专业能力。二是督促众筹平台及时披露众筹项目信息,若未如实实行,可给予一定的处罚。
其次,明确责任。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东认为,大可乐事件提示整个行业,要普及众筹这种新型产物,更要明确众筹平台、投资人、项目方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然后平台再通过更契合用户需求的方式最大程度满足创业方与用户的需求。
再次,作为投资人,应谨慎参与众筹项目,做到投资前尽可能审核相关文件。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应该了解自己在众筹中承担的风险,以防出现认知上的偏差,致使财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