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一个跨越时代的创业者
导读:一家企业的创始人离开,企业会怎样?微软、Twitter、Intel、苹果等这些伟大的创业公司都证明了一种结果,那就是迟缓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一家企业的创始人离开,企业会怎样?微软、Twitter、Intel、苹果等这些伟大的创业公司都证明了一种结果,那就是迟缓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一家企业的创始人离开,创始人会怎样?他们渴望寻找到新的身份和社会价值,但是过去的辉煌似乎又让当下的选择暗淡无光。
当然,创业亦有老骥伏枥志千里。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经常强调一句话:“联想就是我的命”。无论是退休还是复出,他始终都在为联想创造强有力的后盾,使其在这个充满颠覆的时代保留“元气”。作为“84派”少数跨越两个创业时代,迄今仍活跃于商界的一位传奇创业者,没有人比柳传志更懂得如何创造有时代特色的成功企业。
“蒙着打”的创业者
1984年,美国的苹果公司推出了划时代的Macintosh计算机,而在大洋彼岸的中国,一场力度空前的市场化改革拉开大幕,一群后来被称为“商界领袖”的人正蠢蠢欲动,当时已至不惑之年的柳传志就是其中之一。
在那个对民营经济态度不明朗的年代,柳传志辞去13年的科学院计算所工作,在一间平房内,成立了北京电脑新技术发展公司,这便是日后的联想。柳传志曾这样形容创业初期:“什么都不懂,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在“蒙着打”的过程中,柳传志和同事卖过电子手表、旱冰鞋,直到后来发明了联想汉卡,这艘未来的巨舰才开始正确的航线。
只有合格的投资人,没有合格的创业者。回归最初,所有的商界领袖都曾是四处寻找方向的创业者,不同的是时代背景。当柳传志的经验变成商界宝典,一个全新的商业时代已来临,政治格局、政商环境、行业技术、商业模式、甚至竞争对手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但创业的关键不是变化本身,而是变化怎么与创业者有所联系。
再造商业模式
时代变化不仅考验着当下的“创二代”,也考验着还未完全退场的“创一代”,包括柳传志和他的联想。从创建之初至今,联想集团一直都在中国计算机市场处于支配性的地位。在联想的发展史上,人们印象最深的两件事:2004年,联想集团以“蛇吞象”的气魄并购IBM PC业务;2009年,年近古稀的柳传志为联想复出,6年后推动了联想控股整体上市。
收购IBM后,联想虽成为了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但17.5亿美元的交易数字超过了联想年销售额的4倍,且IBM的PC业务在前一年巨亏2.5亿美元。随着个人电脑市场的逐年饱和,2008年末,联想在“内忧外患”中陷入亏损。如何稳住人心,并抓紧市场的脉搏?柳传志选择次年复出,重新出任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虽然最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但当时对于柳传志和联想来说,赢了,仍是中国企业的楷模,输了,便是令人惋惜的反面教材。
柳传志曾坦言,“转型很难,最好的企业不仅能够跟随时代潮流前进,而且能带动潮流,联想不被时代甩出去,还有机会做一把”。那么什么是时代潮流?颠覆!一种扎扎实实再造商业模式的行为。众多创业者把“以柳传志为师,以联想为镜”作为目标,但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联想曾经的成功并没有普适性,用柳传志的话说,“真正的创业者不是对照菜谱做菜的人,而是写出菜谱的人”。
内部的局外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能够让国际社会承认和认可的企业屈指可数,联想无疑是其中之一。然而,在全球PC行业衰退的大背景下,联想2015年净亏损8.4亿人民币,股价触底四年内最低。互联网车轮滚滚向前,曾经的英雄是否也能成为未来的英雄?处于科技大拐点,一切都很难预测。
柳传志坦言,联想集团正处于战略转型的关键时期,但他“并不紧张”。在联想控股的业务布局之中,联想集团虽是一个重要支柱,但联想控股在2000年前后有了VC、PE和天使投资领域的布局,2010年又制定了新的战略规划,形成了“战略投资+财务投资”双轮驱动,符合战略投资聚焦领域和投资标准的财务投资项目,均可转化成战略投资,投入联想系内更多的组合资源。
“退出画面看画”才能看到全局、看到大局。联想在这个时代的拐点处,能否再次扭转乾坤,最需要的就是一个能看到大局的人,而柳传志作为联想多年“内部的局外人”仍在担任这个重要的角色。
不止联想,千万个创业企业都在时代潮流中奋力向前,那么柳传志作为跨越两个时代的创业领袖,如何看待当下的创业环境以及互联网创业的未来?据悉,12月6日-7日,柳传志将出席由著名创投媒体36氪主办的WISE2016独角兽大会,与千余名创业者进行探讨、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