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创业圈 > 案例 > 正文

创立1年多融资2.1亿,投资人还追着给钱,什么生意这么有吸引力?

来源:华商韬略 发布时间: 2016-12-12 10:07:46 编辑:夕歌

导读:2016年8月,在B轮融资分文未动、A轮融资仍存留三分之一之时,又有投资方找上门来,商量C轮融资事宜……什么样的生意和创意,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这是一家创立于2014年12月的互联网企业,2015年5月,她从真格基金处获得500万的天使轮融资;2015年10月,她完成了由复星医药领投,高榕资本和真格基金跟投的6000万A轮融资;2016年4月,由约印创投、国开汉富领投,美国凯瑟琳癌症中心、风和资本等机构对其跟投了1.5亿B轮融资。

2016年8月,在B轮融资分文未动、A轮融资仍存留三分之一之时,又有投资方找上门来,商量C轮融资事宜……什么样的生意和创意,有这么大的吸引力?

求医无门的痛苦

苏舒是个快语连珠的小伙子,说话的速度像把上了膛的加特林机枪。回答问题时,他像提前预备了答案似的,根本不需要思考的时间。

 

这个年轻人拥有令人艳羡的履历:1987年出生,高中毕业后拿到新加坡政府奖学金,遂就读于新加坡国立大学。本科期间,他去斯坦福当了交换生,后又考取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在职研究生。

本科毕业,苏舒曾加入硅谷的创业团队,后又进入高盛投资银行任要职。如若没有意外,他或许会成为李彦宏或是张朝阳似的人物:在自己的领域内混得风生水起后,带着风险基金回国“玩一把大”的。

但凡事总有例外。2014年,外公罹患肺癌,苏舒回国护理、求医,期间,他体会了深深的无力感。

苏舒出生在一个医疗世家,祖父和母亲都是医生。祖父抗战时经营过医院,母亲则是当地三甲医院的妇产科主任。这样的家庭本该拥有非常优越的医疗资源,但为外公寻医时,一家人“发动”了全部关系,却依旧求医无门。

当地最好的医生不敢做这样的手术,北京、上海的医院没有关系,找不到关键人。在上海肿瘤医院,苏舒花了1000块通过黄牛挂上了号,但从医生处得到的回复却是:床位不够,手术要等3个月。

因为等不了那么久,苏舒的外公不得不“急病乱投医”,很快便过世。这段经历令他非常痛苦,期间苏舒想到: 全国还有数千万家庭和他们一样,因为没有“过硬”的关系找不到好医生,贻误了最佳手术时机。

这是一个经典的国民刚需痛点,他想解决这样的痛点。不久后,苏舒放弃了国外的工作,回上海创立了名医主刀(上海创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专家的时间

创立这份事业并不完全出于对求医无门经历的宣泄。作为医生家庭的孩子,苏舒从小对医疗事业耳濡目染,深谙其中状况。

中国医疗事业最大的矛盾,是资源配置的矛盾:名医资源高度集中在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但因为床位极度紧张,这些医院无法满足来自全国各地的手术需求;二甲、民营医院的手术设备、医疗环境和三甲医院并无差别,一些新建医院甚至还有优势,但是因为缺乏名医,知名度和信任度不高,所以患者较少,床位经常空置。

手术是关乎性命的大事,人人都希望找最好的专家。但对大多数普通人而言,专家就像是藏在重重帷幕后的神祇,见他们之前,得先突破重重关卡。传统的医患关系中,“找熟人”被认为是最便捷有效的方式,找到熟人意味着快速搭上专家,尽快治好病。因为这一模式,一线城市的三甲专家一度被认为是富裕阶层的特权。

 

在普通患者看来,专家的“光阴如金”,但实际上,他们可支配时间并不像外界想象般紧迫。苏舒的母亲是主任级医师,她每周有3个半天的门诊,2个半天的手术日,还有1个半天的查房、行政工作。门诊时,她半天至少要看50个病人,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但扣除了这个6个半天的工作时间,她还有4天的可支配时间。可惜这些时间里,她没法承接更多的手术,因为医院手术室、手术台的数量有限。在全国三甲医院里,这样的矛盾普遍存在,可以说,专家级的医师也面临资源受限的问题。

苏舒想: 能不能通过创新的互联网平台,将专家的自由时间、二甲医院空闲的医疗资源、病患迫切的需求联系到一起,用最低的成本帮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最合适的医生?这个想法催生了名医主刀的诞生。

要找用户,先“挖”专家

2014年12月,苏舒拿出20万,在上海复旦大学旁租了4个工位,埋头编写网站和APP。当时名医主刀的正式员工,加上他一共两个人。

这款APP上线时,正是国内移动医疗最火热的时候:国家逐步推进医疗改革,相继推出了多点执业、分诊医疗等指导意见;民众迫切希望互联网能像改造其他传统行业一样革新医疗产业,让看病难、看病贵成为过去时;瞄准风口的资本们更是不遗余力,大笔热钱前赴后继地涌入这个号称万亿级的市场……

 

那期间,移动医疗软件如恒河沙数,多到统计不过来,每天都有大批新的医疗应用上线。但是这些软件中超过的99%的应用,都集中在挂号、问药、在线诊断、门诊预约等领域,切入手术范畴的微乎其微,做出名声的更是一个没有。

移动手术平台无疑是个直击痛点的大市场,之所以鲜有人问津,并不是因为其他创业者想不到这个创意,而是因为这个平台很难构筑。

互联网创业讲究靠速度跑马圈地,先做大用户数,再找盈利模式,或者拿着漂亮的数据找投资人。但移动医疗不一样:找用户之前,先得有专业沉淀和足够的医疗资源,牵涉手术则更是如此。如果用户需求猛涨,却没有足够多、够分量的专家医师,那不仅成了巨大的笑话,更有“害命”之嫌。

名医主刀成立之初,苏舒也是举步维艰。专家医师是体制内的稀有资源,初生的名医主刀没名没钱,很难“挖墙角”。最终,苏舒也是通过“关系”才做成了第一笔买卖:专家是他通过母亲同学联系上的上海第六人民医院的骨科主任,患者则是其老乡的孩子。

这个孩子在踢球时撕裂了膝关节的半月板,当地医生说需要做半月板摘除手术,不然以后行动都受影响。而骨科主任看到片子和病历后则判断,无需摘除半月板,只需微创手术,一段时间的康复理疗后就能恢复。

最后的事实证明,专家的称谓并非浪得虚名,微创手术很成功,几方皆大欢喜。

这笔买卖成了名医主刀APP的第一单,手术的成功给苏舒打了一针强心剂,他知道,这个模式是可行的。

那之后,他开始不断往医院和医生的圈子里挤,一面千方百计找主任、副主任级别的医师套近乎,一面联系有空缺医疗设备的二甲医院。每见一个医生,他都不厌其烦地给对方讲述名医主刀的理念、运作模式和未来前景,不断给对方“画大饼”。

反复奔走间,名医主刀的专家签约团队渐渐有了规模,但是另一个严峻的问题却扑面而来:虽然回国创业后经常靠馒头充饥,但名医主刀账上的资金还是很快见了底,因为那期间,苏舒几乎一门心思扑在找专家上,压根没有在用户拓展上下心思。

一个电话敲定500万

2015年5月的一天,苏舒在中关村创业大街的一家咖啡馆里,看到了真格基金的联合创始人王强,他赶紧凑过去,插逢用极快的语速向对方介绍了名医主刀。

介绍完毕后,王强告诉他:等我和徐老师(徐小平)开完会再给你答复。从咖啡馆出来,还没走到地铁站,苏舒就接到了王强的电话:你再回来一趟,我和徐老师通过电话了,他说现在就能敲定。3天后,苏舒拿到了来自真格基金的500万天使轮融资。

作为《福布斯》眼中全球最佳创投人之一,徐小平投资新兴力量的眼光可谓无与伦比,他一手捧红了陈欧这个80后小鲜肉,又转身成了包括papi酱在内的网红经济的最大推手。徐小平希望在其他领域挖掘更多的“陈欧”,苏舒显然成了其目标之一。

 

徐小平很清楚名医主刀这一看似弱小的平台,内在的蓬勃生命力。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创新: 从点上看,病患可以通过名医主刀解忧、省时、省钱;专家可以创造更多价值,并获得应有的收益;落地医院则可以优化闲置资源,获取相应报酬。从面上看,该平台迎合了国家多点执业和分诊医疗的改革政策,是件符合国家意志的好事。

拿到天使轮融资后,已经颇有心得的苏舒带领着名医主刀在资源积累上一日千里。2015年8月,其合作医生已经覆盖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杭州、南京等全国主要城市三甲医院的所有科室,每个城市随时可调用的公立及私立医院的床位超过1000张。

专家资源的拓展并没有起步时期般困难,因为苏舒同样“抓住”了专家的痛点:合理收入偏低。

苏舒母亲是有30多年工作经验的三甲医院主任医师,她的月工资是8000元,结合其履历和当下的物价、房价,这个收入堪称“微薄”。其他城市的专家医师收入同样有限,外界之所以觉得医生很富有,更多是出于医药厂商的回扣、病患家属的红包等灰色收入。

这些灰色收入造成了过度用药、过度治疗等医疗问题,近年来遭到国家严厉打击。但是医生收入偏低又确实是行业顽疾,为了应对,国家推出了多点执业的政策,希望藉此“解放”医生,增加其收入。

多点执业于2009年推出,几年间却进展缓慢。医生之所以对此反应平平,主要原因之一是“借调”医生大多是通过坐诊,换取三、五百块的补贴,这样的收入远远赶不上传统“外快”模式里的“飞刀走穴”。

 

只有执刀手术,才能真正增加专家医师的合理收入。“明星唱歌拿出场费,专家通过技能救死扶伤,获取合理收入,同样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苏舒说,“我们希望让医生的收入变得更高、更透明,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以药养医’,他们的收入应该更多体现在诊疗阶段。”

抓住收入这个点,名医主刀的专家版图迅速铺就,这成了他们短期内做强的根基。

30位30岁以下的亚洲年轻领袖

2015年下半年,受美股中概股集体走低、A股持续动荡的影响,资本市场进入紧张期。在投资圈里,甚至出现了“资本寒冬”来临的论调。那之后,不少投资机构都捂紧了钱袋子,主动毁约的比例也大幅度提升,创业者们怨声载道。

资本寒冬并没有给同处创业期的名医主刀带来丝毫影响。是年10月,这家公司完成了由复星医药领投,高榕资本和真格基金跟投的6000万A轮融资。

天使轮靠创新和模式,到了A轮,名医主刀已经手握领先的专家资源,面对资本,他们有了“谈判”的底气。这轮融资起,苏舒考虑的已经不完全是资金问题,他希望借助资本方的资源,拓宽名医主刀的链条。比如A轮的领投方复星医药,是达芬奇机器人在大中华区的独家代理,这些最先进的手术机器人,很快将登陆名医主刀的平台,成为精准手术一大助力。

 

A轮融资后,苏舒的工作重心仍然是在专家端“圈地”,没有在用户端发力。不过随着公司软硬件的提升,其用户开始自然增长。2015年底,名医主刀实现月均4000台手术,成为中国最大的移动医疗手术平台。

相较传统医疗流程,患者在名医主刀可以获得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结合已经完成的案例,苏舒算了一笔时间和金钱的帐。

三四线城市的患者要到北上广看病,需要家属陪同,手术前往往需要等待1-2个月的时间,期间仅差旅、住宿、找黄牛等费用,医疗外的平均费用就高达3-5万,这还不算误工费等其他损耗。

而 通过名医主刀链接专家,病患上传病例后,智能+人工双重匹配随即启动,在最短时间内敲定合适的专家,平均3-5天便可实施手术。其中,病患需承担的医疗外费用主要是专家的差旅费,这部分开销平均在5000左右。

撇开及时手术、尽快康复等难以量化的因素,仅从时间和花销上看,这便是一本很明白的账。因为有这样的深层价值,在行业发展放缓、甚至争议不断之际,名医主刀反而迎来了自己的风口。

今年初,互联网医疗广告引发的纠纷成为舆论热点,相关事件层出不穷,引发了社会的激烈讨论。这些事件的背后,反应的是医疗信息不对称这一长期问题。

这是世界范围内的通病:病患对于医疗资源缺乏有效的了解途径。在中国,要做重大手术时,人人都希望找北上广的专家,但是哪家医院好、哪位专家好,他们不清楚,清楚了也未必能找到。这种形式下,“某系”才得以借助搜索引擎在医疗领域实现狂飙突进的增长。

相关事件不断升级后,媒体试图通过正面案例探索破解之道,名医主刀由此火了一把。因为大大缩短了患者盲目试错和排队的成本,其模式很快受到舆论追捧。

 

在这一波“大节奏”中,苏舒一跃成了移动医疗领域的明星。《福布斯》将他评为“30位30岁以下亚洲年轻领袖(30 under 30)”之一,其创业案例还入选了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主任张新红的著作——《分享经济:重构中国经济新生态》。

三步走

作为“行业小红人”,苏舒却在媒体面前唱起了反调,他说: O2O等行业的飞速发展,让大家对于资本、互联网的速度有了过高的期待,但是医疗不一样,这是一个需要很强资源、专业性,需要时间沉淀的产业,互联网结合医疗,必须静下心来,从专业到品牌到信任度,一步步增进。做这个领域,就别想着挣快钱,不能盲目追求高速增长。

他甚至称,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并不完全是好事,因为很多应用没有太大价值,未来势必会经历一轮惨烈的洗牌。

事情发展如其所料。在反复推互联网+医疗却“推不动”后,很多乘兴而来的用户对之产生了怀疑:大多数应用连挂号、问诊都处理不好,其功效如隔靴搔痒,更甚至,某些平台还成了药贩子和黄牛的新渠道,公众需要这样的“新事物”吗?

需要吗?这个问题毋庸置疑。互联网正加速改变国人的生活,在支付宝、微信前,消费者极度依赖银行和现金;在滴滴前,一辆出租可能要等半小时……面对互联网对传统行业改革中的阵痛,人们不可能因噎废食。那些真正能创造价值、解决问题的创新,势必能够脱颖而出。

在苏舒看来,“脱颖而出”在医疗领域是一段很长的路,声名赫赫如名医主刀,仍有很多事情要做。

 

他给名医主刀设定了三步战略: 首先是链接尽可能多的专家资源;其次是利用专家资源授人以渔,在专家到落地医院进行手术的同时,通过术中指导、讲课的方式,带动医疗欠发动地区水平的提升,真正形成完善的医师资源分布,他将这一计划称为“名医铸刀”;第三步则是全面打通医疗产业链,通过投建线下互联网医院、提供术前检验检测、制定手术方案、术后康复护理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全面解决方案,真正从头至尾解决这一国民刚需。

这样的体系里,名医主刀在“每一步”都能实现盈利。用户规模提升后,同期有2、3台类似手术时,病患可以搞“团购”,一起承担专家费用,病患支出减少的同时,平台也可以获得一定分成。而其他环节里,名医主刀则可以通过服务费、保险费、从医疗器械商处“直购”等方式,剔除过往的中间环节,形成新的供给链,既使患者受惠,又能实现营收。

年轻人的抱负

资本市场无疑非常看好这一成熟的营收模式。2016年4月,在A轮账上还剩大把钱的情况下,名医主刀又宣布完成了由约印创投、国开汉富领投,美国凯瑟琳癌症中心、风和资本等机构跟投的1.5亿B轮融资。

 

B轮融资代表

和A轮一样,这轮融资中,苏舒谋求的不止是资金:凯瑟琳癌症中心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癌症医疗机构,通过合作,名医主刀将无缝衔接对方的专家资源,并且获得其信用背书。

 

苏舒和凯瑟琳癌症中心负责人

另一方面,良好的资金储备永远不是件坏事情。苏舒希望借助充裕资金,实现“从容”成长,不必为盈利、为活下来做一些牺牲长远利益的事情。

B轮融资后,苏舒开始着手做一些关乎“长远”的项目。4月20日,名医主刀在人民大会堂发起一项公益活动,现场募集了85位顶尖专家捐赠的365台手术,大到开颅、小至骨科,所有手术类别皆有涉猎。拥有贫困证明、符合申请条件的患者,可以通过名医主刀申请免费手术的名额。到了8月份,他们已经完成了其中的100台公益手术,包括为50位延安老红军免费医治。

 

随着影响力和规模的扩大,名医主刀也成了一些公众人士实践爱心的平台。不久前,曾饰演《还珠格格》中晴格格的王艳,就以儿子的名义,在平台上捐赠了30台手术,将为30位患者覆盖手术相关的所有费用。

通过打造公益平台,苏舒在满足自己医者仁心愿望的同时,也顺势推广了名医主刀,2016年7月份,积淀许久的他开始实施全面推广战略。

目前,名医主刀已经签约了3万多名来自全国各地、三甲医院主任副主任级别的专家,月均手术量升至6000台。苏舒认为,这样的资源已经足够应付新阶段中的患者需求,他需要做的,是让更多人了解、信任名医主刀。

7月份,名医主刀的宣传片进入了全国800多家医院候诊室的大屏幕,通过靶向传播,向患者介绍其模式和理念。8月份,趁着奥运会的商业风口,苏舒又“去”了趟纽约时代广场,在全球曝光量最大的户外广告平台上助力奥运军团,大展品牌形象。

 

品牌持续高强度推广期间,资本又找上门来。在一次资本+互联网的论坛上,苏舒发表了演讲,随后接受华商韬略(微信号:hstl8888)专访。而论坛前,他刚刚和几家基金商讨了C轮融资的事宜。

对于这个未满30岁的年轻人而言,一切看似顺风顺水。立足强大的领先优势,苏舒给名医主刀提了一个目标:他希望未来中国更多的精英分子,会出于收入、被尊重的需求,像欧美国家一样热衷于投身医疗,只有医生团队不断增强,才能真正解决看病的困扰。而他希望自己和名医主刀,能成为这一改革中的重要力量。

 

这是一个很大的目标,幸运的是,互联网给这些充满抱负的年轻人提供了无限可能。这个雄心勃勃的年轻人,会成为下一个程维(滴滴打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