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经营套路:坚持低买高卖 低价狂扫海外公用项目
导读:李嘉诚收购物业一直坚持低买高卖的策略。而在其收购的海外资产中,最多的是民生和公用事业(2334 057, -7 47, -0 32%)类的资产。
李嘉诚收购物业一直坚持低买高卖的策略。而在其收购的海外资产中,最多的是民生和公用事业(2334.057, -7.47, -0.32%)类的资产。
每天早上5点59分,香港首富李嘉诚的闹钟就会响起,看完新闻后,他或自己开车去打高尔夫球,或自己在家锻炼身体。一位长期追踪李嘉诚新闻的香港记者曾经调侃称,“很少有人能早上堵到他,因为他早上起得太早了”。
长期锻炼身体,或许是让这位88岁的老人还能保持头脑清醒的秘诀之一。
头脑清晰的李嘉诚在内地和香港的产业布局上到底做了怎样的思考?或者在李嘉诚商业帝国的最核心层曾经做过怎样的战略布局?这些问题,外界也只能通过其现在的商业路径窥得点滴。
时富证券联席董事邓建初对第一财经1℃记者称,李嘉诚首先是位精明的生意人,他抛售香港和内地的资产,未必是看淡香港或内地市场发展,而是他看到,目前不论是香港还是内地的资产,都处在历史高位,低买高卖是他一贯的生意经。
但在2016年,香港地皮处在高位之时,李家再次购入地皮的做法,有违其一贯的低买高卖策略。这令外界有点摸不清他们的套路。
同时,在英联邦国家的投资布局,随着英国脱欧等事件的影响,其前景也变得不确定起来。
坚持低买高卖策略
根据地产数据及分析公司Real Capital Analytics(RCA)的分析数据,香港商用物业成交量在2016年上半年录得约17%的升幅,购买力主要来自内地的企业买家。这些企业买家更多是为了拥有地标性物业,而非单纯作投资用途,一些国际投资者也重新注视香港房地产市场。市场预期中,将有更多内地买家争相购买重要的单栋物业,更令市况火热。
李嘉诚近日要出手的香港中环中心,完全符合很多内地买家心中的完美标的。坐标中环、单栋大厦、地标性物业都是这座大楼的关键词。最新市场消息盛传,此次中环中心的售价接近358亿港元,平均每平方尺2.9万港元。一旦交易落实,这将成为香港历史上最大宗的物业买卖。
莱坊高级董事兼估价及咨询部主管林浩文对1℃记者称,如果中环中心真地出手,相信价钱会非常有吸引力。不过他认为,李嘉诚出售中环中心,不会是摸顶出售,因为他预计未来写字楼价格还会有一轮上涨空间。
根据仲量联行最新数据,截至9月底,中环甲级写字楼空置率都在1.5%,而香港整体的甲级写字楼空置率为4.2%,这说明中环的需求相对旺盛。多数市场人士认为,香港楼市已经到顶了,瑞信在最近的研究报告中称,香港的楼市同时面对期房的供应以及加息风险上升,预计到2018年底,香港楼价将有22%的调整。而纪惠集团行政总裁汤文亮则认为,目前香港连局外人都开始叫“专家买楼”,说明市场已经到达顶峰。
在这种环境下,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地产有限公司(下称“长实地产”,01113.HK)明年的重点销售策略,就是在香港大卖特卖。长实地产执行董事赵国雄近日称,2017年的销售重点会放在香港,全年有多个项目准备排队登场,总共大约有3500多套房子可以出售,还有数个豪宅项目在筹备中。
不过,邓建初认为,如果单从李嘉诚卖楼策略来谈李嘉诚要撤出香港为时尚早,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地少人多,作为精明商人的李嘉诚不会这么快放弃香港市场,除非李嘉诚把长江中心卖出。而李泽钜在一次公开讲话中称,长江集团中心是旗下员工办公的地方,绝对不会出售。
李嘉诚在2015年6月曾经说过,在香港买不到地,是因为超出集团预算,要计算“面粉价”和“面包价”,如果“面粉贵过面包”,就不会买,因为要为股东争取利益。
问题是,这个时候李嘉诚又出手买地了。
9月中旬,香港地政总署公布,九肚丽坪路住宅地以19.53亿港元批出,中标财团为长实地产,此次楼面价格为每平方尺8001港元,较估值上限高出约33.4%。而长实上一次拿地要追溯至2012年11月,当时以超过29亿港元,投得马鞍山落禾沙彩街限量地。
实际上,2015年香港的土地市场非常炽热,但到了2015年下半年,画风急剧扭转。根据香港地政总署资料,2015年11月4日和2016年1月25日,位于新界的两幅住宅用地都因为出价过低导致流拍。之后,香港的房地产市场相对冷静,甚至出现了跌价。当时不少媒体渲染称,2016年与1996年金融风暴前夕非常相似。
但至9月份,香港楼价却又出现了回调,根据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公布的私人住宅售价指数,香港首9个月,楼价指数上升约3.7%,升至295.5,而各大地产中介机构更用“李嘉诚杀回地产界”作为说服客户买房的说辞。
坚持低买高卖的策略,是每一个商人最理想的状态。但人们疑惑的是,李嘉诚近些年不断在内地和香港抛售物业的做法,仅仅只是从商人角度出发?这些做法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一边抛售内地和香港物业,一边说继续看好中国经济,从目前的态势上观察,很难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而2016年,房地产高位运行之时,李嘉诚却在中断4年后突然买入了地皮。这一做法,更令外界对李家的投资策略有些莫名。
李嘉诚家族企业在英属联邦国家的投资前景不明的态势下,如何规划他们在内地和香港的产业布局,似乎出现了战略上的左右摇摆。
低价狂扫海外公用项目
翻查资料其实不难发现,在李嘉诚收购的海外资产中,最多的是民生和公用事业类的资产。
邓建初称,很多海外资产在经历欧债危机后,估值都变得非常有吸引力。最近,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下称“长和”,00001.HK)旗下在意大利成功收购了意大利电讯商WIND,预计两家合并后,将有3100万流动电话用户及280万固网电话用户,同时拥有2.1万个基站,市场占有率将增加至40%,成为意大利最大的流动电讯商。如果按照2015年度财政年度合算,两间公司合并的收入达到62.5亿欧元,是意大利自2007年以来最大宗的并购交易。
今年以来,李嘉诚更两次出手收购加拿大的项目。今年4月,电能实业有限公司(下称“电能”,00006.HK)和长江基建集团有限公司(下称“长江基建”,01038.HK)联合收购赫斯基加拿大油气管道资产65%的权益,耗资9.1亿美元;6月,长和又宣布进军核能资源市场,加拿大铀矿商NexGen Energy向长和持有50%股权的CEF Holdings发行6000万美元可换股债券。市场普遍看好铀价的后市,有分析预计,2017年铀价平均水平将上涨60%。
尽管这些交易似乎取得阶段性胜利,但李嘉诚未来海外并购的路实际上未必能够顺顺利利。李嘉诚曾表示,假如英国脱欧,将会减少到当地的投资,而李嘉诚最近的几次收购都不是很理想。
长和在收购另外两家公司时,都出现碰壁的情况,旗下公司在英国原本打算收购O2英国,但却遭到欧盟竞争委员会的否决。原本这一合并,可以为英国数码基建带来100亿英镑的私营企业投资,也可以令英国国内的覆盖率问题得到改善,网络容量、速度及惠及全国消费者与商户的价格竞争都可以得到加强,长和对此感到失望。
另一方面,长江基建原本打算与中国国家电网收购澳大利亚最大的电网公司Ausgrid,但最后被澳大利亚财长Scott Morrison否决,他在一份声明中称,在评估过程中,Ausgrid向企业和政府提供重要电力和通讯服务,被认定涉及国家安全。Ausgrid由澳大利亚人口最多的南威尔士州政府拥有,覆盖该州近25%的人口,市场普遍估计销售价格在100亿澳元(近600亿港元),如果交易未被否决,可以创造澳大利亚最大的私有化记录。
据英国《金融时报》11月22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李嘉诚正准备就收购英国国家电网National Grid)天然气管线业务的51%股权报出投标价格。市场预计,包括债务在内,这宗交易价值约110亿英镑。
公开资料显示,英国国家电网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提供商之一,拥有英格兰和威尔士的高压输电网,运营着整个英国的电力系统。除此之外,英国国家电网还拥有和运营着英国高院天然气输送系统,可向1100万家庭和企业运输天然气——这就是李嘉诚此次拟收购的业务部分。
随着英国脱欧等事件的发生和影响,在外界担忧李嘉诚在海外投资前景的情况下,其仍然在加大投资力度;香港房地产高位运行之际,李家一改“低买高卖”策略,在中断四年后购入地皮。对于这些做法,外界已经很难猜中这位88岁老人的想法。
就李嘉诚在内地和香港陆续抛售地产,同时加大对英国投资以及今后长远打算等方面的情况,本报记者曾向李嘉诚旗下公司发出采访邮件,但截至发稿,记者尚未收到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