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影神探”叶少军:发明刑事侦查可视化分析系统 让罪犯无处遁形
导读:全新设计打造的深圳 CID 合成作战中心即将投入使用,深圳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九大队将进驻这一 " 美国大片式的 " 高科技情报分析办公室,而这一现代化信息化办公场地的设计者其实是被媒体称为 " 捉影神探 " 的深圳刑警叶少军。
全新设计打造的深圳 CID 合成作战中心即将投入使用,深圳市公安局刑事侦查局(简称 " 深圳 CID")九大队将进驻这一 " 美国大片式的 " 高科技情报分析办公室,而这一现代化信息化办公场地的设计者其实是被媒体称为 " 捉影神探 " 的深圳刑警叶少军,他也是全国公安目前广泛应用的 " 刑事侦查可视化分析系统 " 的发明者。
这个神奇的破案软件从 2001 年第一次使用,一直到今天,都吸引着全国各地的刑警来深圳一探究竟。就在本周,山东青岛的同行慕名而来,因为前不久发生在青岛的一起入室盗窃案,盗窃团伙还未进入小区实施盗窃计划,叶少军就已经根据这个软件作出预判,并通知当地警方先行进入该小区,坐等窃贼入网。这个软件真的有这么神奇?" 打个比方,你今天到这里来了,那么采访结束后你打算去哪里,这个软件都可以作出预测。" 叶少军昨日对记者说。
破案速度震惊全国警界
经常,叶少军拎着一个普普通通的黑色笔记本电脑,就出差去破案了。很多时候,接受协助的当地公安人员看到这位又黑又瘦、其貌不扬的深圳警察,满腹怀疑;很多时候,叶少军一到,在短短几天甚至几小时内就破获了别人忙碌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都没有眉目的案件。叶少军及他的刑事侦查软件,曾让多个省市的同行茅塞顿开,纷纷感叹:" 原来案是可以这样破的!"
做刑事侦查情报分析 18 年,44 岁的叶少军屡建奇功,为 1500 余宗重特大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打开僵局。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三次、三等功两次,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先进工作者、南粤十佳卫士、广东省优秀人民警察等称号。面对荣誉,叶少军常说:" 其实我是代表团队获得的荣誉,荣誉来自团队精神,只是因为我是领头人,大家把荣誉加给我,我要感谢我的团队。"
" 我个人认为,没有破不了的案。" 让他感触最深的是 2008 年的陕西府谷 "5.29" 特大持枪抢劫杀人案。2008 年 5 月 29 日,陕西省府谷县新民镇两名企业员工在县城取款时,将装有 200 多万元现金的麻袋放入车后备箱,驾车返回途中遭四名劫匪当街枪击身亡。该案被公安部列为全国 " 一号大案 " 挂牌督办案件。叶少军回忆说:"2008 年 10 月 15 日,公安部组织开会研究这个案件,深圳主动报名,我是 10 月 25 日开始在电脑上进行分析,10 月 28 日就锁定了三个嫌疑人,11 月初就抓到人了。"
把 " 死案 " 变为 " 活案 ",当然不能全依赖于软件," 软件是为我们服务的,软件是死的,思路是活的,破案还是要靠我们自己的大脑。" 叶少军说," 我一到案发现场,就把自己当成案犯,换位思考,如果是我作案的话,我该怎么做?" 他将自己作出的初步判断,结合现场采集的信息,利用他发明的情报分析软件,就可以锁定嫌疑人,描绘出嫌疑人的逃跑路线。
电脑菜鸟发明神奇软件
如今在全国公安系统广泛应用的 " 刑事侦查可视化分析系统 " 的发明者叶少军,在刚当上刑警时,其实是个电脑盲,打字都不会。因为陪堂哥考警校,本来计划读财经大学的叶少军误打误撞进了深圳警校,1993 年他从深圳警校毕业进入深圳 CID。怎么会想到去编一个破案软件?"1998 年因为经手绑架案件,感觉老是被案犯牵着鼻子走,人在他手上,就要听他的。我就开始思考,怎么去改变这种状况。"
叶少军说:" 当时深圳的信息化在全国是领先的,我也花了六七个月时间去全国了解,没有找到我想要的破案软件。我就想到请软件公司来试图编一个,但是编了一个月,我发现编程的人因为没有侦查实践经验,靠凭空想象,做出来的东西不能用。我就请他教我编程,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就学会了,编出了这个软件的最初版本,叫‘反绑精英’。"
"2001 年有一个香港人被绑,嫌疑人入境后就消失了,找了十来天,找不到嫌疑人落脚点。" 叶少军说," 我当时已经编出这个软件了,但心里没底,一个菜鸟,编个软件,到底行不行啊?我就先私底下想试下,第一次,就只用了十来分钟,系统就显示出嫌疑人的位置。"
" 当时我们也将信将疑。" 他说," 分析结果出来后,正好天亮,六点多,因为嫌疑人位置距离当时的市公安局很近,我们就说去看看吧,刚走到旅馆楼下,就发现一个人非常可疑,我们过去按倒,直接就在他身上发现被绑人的银行卡。当时,连我们自己都不敢相信。"
接着,叶少军就参与组建了全国第一支刑侦资讯侦查队伍,开创了刑侦资讯侦查破案新模式。" 那几年绑架案高发,一年能有 300 余宗绑架和非法拘禁案件。但是 2001 年到 2004 年的所有这些案件,利用这个‘反绑精英’软件来寻找嫌疑人落脚点,没有一踪失过手,准确率百分之百。"
从 2004 年开始,全国各地陆续有同行来深圳学习这个破案方式。" 谁来深圳考察,我就把软件免费赠送给他们,前提是,他们要在使用过程中给我提出修改意见,只讲缺点,这样能帮助我更好地改进这个系统。" 叶少军说。从软件使用日志上看,从 2004 年到 2012 年的系统升级时,共有 100 余万次对案件分析有用的使用。
闭关研判通宵是常态
最初的 " 反绑精英 " 软件,更新换代到现在,形成 " 深圳 CID 可视化情报分析系统 " 和全国使用的 " 刑事侦查可视化情报分析系统 ",从最初的针对绑架案的功能,发展到服务于抢劫、盗窃、命案等所有类型案件,以及治安防控、预判决策、交通疏导等多种领域。
叶少军一坐到电脑前,看见各种数据就会入迷。" 大家都说我中了电脑的毒。" 他说," 夜深人静的时候,是我工作的最佳状态。" 为了从碎片化的海量信息中去查找作案嫌疑人,他经常把自己关起来,坐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
叶少军说:" 香港同行不止一次地问我,我是怎么破案的,其实,我的工作,就好比数学的排列组合,每个模糊的背影后面,都隐藏着一个信息系统,我的任务就是找出它们的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会有成千上万的可能,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我特别享受这个过程,我至今都很庆幸,我能把我的兴趣做成我的职业、我的事业。这一点我的妻子也深信不疑。"
2015 年 4 月 25 日,香港发生一宗绑架案。几天后,香港同行向深圳警方发出协助要求。
叶少军被安排提供协助。接到任务时,正是 " 五一 " 假期前最后一个工作日的下午 6 点,叶少军正准备回家,跟妻子约定好了第二天带女儿去丽江玩。" 之前已经有太多次旅游计划都泡汤了,从 2001 年到 2015 年,我加起来休假不超过 15 天。这次我还心想,这个‘五一’终于不用值班了,我还跟老婆保证说,这次肯定不会爽约的。"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要工作,叶少军又一次向家人作出了 " 爽约 " 决定。
叶少军给妻子打完电话后,就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之后的工作就是排查嫌疑人,直至完成抓捕任务。叶少军笑着对记者说:" 在丽江,我女儿拍了她和妈妈的照片,还把我的头像‘ P ’上去,发过来给我看。"
" 老婆和孩子的理解和支持,是让我最欣慰的。" 叶少军说,女儿班上开家长会,他几乎都没去过,女儿有同学会追着问她爸爸是干什么的。她女儿就会从书包里拿出一本封面印着叶少军照片的《深圳警察》杂志,很自豪地告诉同学," 这就是我爸爸,我爸爸是深圳警察。"
深圳晚报记者 董芳芳 通讯员 黄宇 见习编辑 刘小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