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外合作产业园:产业“走出去”的新模式
导读:自治区党委十一届七次全会明确指出,“要坚持开放引领,先行先试,加快建设开放宁夏”“实施优进优出计划,推进境外合作产业园建设,使宁夏更多企业走出去”,为宁夏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加快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
“走出去”战略又称为国际化经营战略、海外经营战略、跨国经营战略或全球经营战略。实施“走出去”战略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更大程度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市场竞争,也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做法。近年来,宁夏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和开展工程承包及劳务合作,为宁夏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对外直接投资额由2003年的12万美元猛增到2014年的34471万美元,年均增长106.25%,累计设立境外企业66家。2015年又签署了“走出去”建设15个合作产业园区的对外投资合作项目。对外投资东道国涉及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五大洲27个国家和地区。通过跨境并购、绿地投资、资源开发、政府援建、建立营销中心等多种方式,对外直接投资领域已由羊绒纺织、能源化工等重点行业扩展到清真食品、农业开发、商贸物流、技术服务业等行业,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宁夏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已扩展到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承包经营业务领域已由单一的工程承包扩展到了工程设计、劳务合作经营等领域,为宁夏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宁夏对外投资规模小、企业国际化程度低、跨国经营人才不足、海外投资市场信息缺乏等因素影响着宁夏对外投资的发展。因此,在“十三五”期间,宁夏应选择合适的对外投资方式和项目,鼓励区内优势企业通过企业自建、合建等方式,在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建设境外产业园区和经贸合作区,增加对外投资规模,带动优势产业和各类中小企业联合走出去,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拓展企业发展新空间,为加快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是依托中阿博览会,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石油化工、先进装备制造、信息、卫星导航、电子商务、智能电网、医疗、金融、文化、教育、人才培训等多个领域,与阿拉拍国家开展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对外投资和引进阿方投资。
二是充分利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跨国协调机制,推动宁夏与中亚国家围绕石油、天然气、矿产等资源开发,蔬菜、瓜果等农作物的产业化种植加工,牛羊肉及乳品的生产加工等领域开展专项合作,建立中亚地区境外投资产业合作示范园区。
三是积极参与中巴经济走廊建设,推进宁夏与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在农业水利、信息通信、机械设备制造、纺织工业、矿产资源开发、能源和科技等领域的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巴方的道路、港口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劳务承包合作等。
四是以文化、旅游、教育和科技交流为先导,积极加强与伊朗、土耳其等西亚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经贸、旅游等领域的投资合作;推进与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在清真产业、伊斯兰金融、产业技术交流等方面的投资合作;继续加强与毛里塔尼亚等国家在农业领域的投资合作。
五是进一步密切与欧美发达国家的投资合作。深入推进宁夏企业与国内外500强跨国公司在新能源、新材料、生态环保等方面的合作,参与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分工和中间品供应体系。
六是推动宁港澳台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内地与香港、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加强国际物流产业、文化产业、会展产业和旅游业等方面的合作,促进宁夏企业利用香港商贸、金融平台实现“走出去”和融资,建设宁夏向东开放的香港通道。
七是加强“走出去”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培养中高级企业境外经营管理人才,支持“走出去”企业培养和引进符合国际市场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支持企业建立适应境外投资发展需要的人才激励机制。
(执笔人:张耀武 宁夏社会科学院综合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农村经济、人力资源开发、扶贫开发等领域。公开出版著作独著1部、合著2部,发表论文50余篇,多次获宁夏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